咨询热线
15186951181

联系我们

香椿文化

2021-01-31 17:59 点击: 广圣农旅

香椿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,汉代时就遍布大江南北,唐代、明代、清代都曾将香椿列为贡品。在药用价值上,《本草纲目》称“椿叶香甘可茹”。《日华子本草》指出,香椿能“止泄精尿血、暖腰膝、除心腥痼冷、胸中痹冷、痃癖气及腹痛等,食之肥白人。”苏轼曾盛赞:“椿木实而叶香可啖”。明代谢肇淛的《五杂俎》则称“燕齐人采椿芽食之以当蔬”。清代美食家袁枚,也曾在《随园食单》中记载了香椿头拌豆腐,“到处有之,嗜者尤众。”康有为甚至写下《咏香椿》,“山珍梗肥身无花,叶娇枝嫩多杈芽。长春不老汉王愿,食之竟月香齿颊。”

 

香椿芽在古代被寓意长寿!

在中国古代历史中,香椿不仅是备受喜爱的食材,也同样具有着文化意义。例如,古代香椿树常常被视为长寿的象征。这一文化典故正是源于庄子《逍遥游》中那句“上古有大椿者,以八千岁为春,八千岁为秋,此大年也”,意为上古时代的大椿树以人间八千年当做自己的一年,可见寿命之长久。

于是后人便常常用带“椿”的词语来形容福寿绵延,如以“千椿”形容千岁,又如以“椿寿”作为对长辈的祝寿,以盼望长辈像椿树一样长生不老。

 

古人也喜欢直接用“椿”来比喻父亲或其他长辈,将已过耄耋之年的父亲称为“椿庭”。这一说法与《论语》有关,相传孔子的儿子孔鲤因怕打扰父亲思考问题,便在路过庭院时快步走过,即“趋庭而过”,于是,后人就把“椿”与“庭”结合了起来,称父亲为“椿庭”。

而古人又喜欢将母亲形容为“萱草”,于是便有了“椿”与“萱”的结合,如“椿萱并茂”常是用来形容父母健在、健康长寿。

在古代的诗词文学中,也常常能见到香椿的身影。例如唐代牟融所作的《送徐浩》中就写道,“渡口潮平促去舟,莫辞尊酒暂相留。弟兄聚散云边雁,踪迹浮沉水上鸥。千里好山青入楚,几家深树碧藏楼。知君此去情偏切,堂上椿萱雪满头。”

北宋黄井的《古稀诗训》中也写道,“书罢吟哦记此篇,我今归隐乐悠然。椿萱堂上难追慕,桂萼阶前竞秀妍。霜鬓尚沾金阙泽,紫衣犹惹御炉烟。苍天不负男儿志,辅佐江山亿万年。”可见古人着实喜欢以“椿萱”代喻父母。

古人描写椿芽并抒发情感的诗词也并不少见,例如明代李濂的《村居》写道,“浮名除宦籍,初服返田家。腊酒犹浮瓮,春风自放花。抱孙探雀留客剪椿芽。无限村居乐,逢人敢自夸。”

更为著名的还有北宋晏殊的《椿》:“峨峨楚南树,杳杳含风韵。何用八千秋,腾凌诧朝菌”,显然诗中也是引用了《庄子·逍遥游》的典故,形容“椿”不仅以长寿令“朝生暮死”的朝菌望而不及,并且椿树的繁茂和气韵也令朝菌相形见绌。

被尊为“北方文雄”的元好问也有《溪童》一诗,描写暮春时节小孩子在溪边的香椿树上采摘香椿芽的情景:“溪童相对采椿芽,指似阳坡说种瓜。想是近山营马少,青林深处有人家。”近代康有为也曾作了一首《咏香椿》来表达对香椿的喜爱,称“山珍梗肥身无花,叶娇枝嫩多杈芽。长春不老汉王愿,食之竟月香齿颊。”

不难看出,自古以来,中国人的生活中就已经流淌着一种香椿情怀了。对于香椿芽,很多人对它有着别样的情怀。小时候家里条件很苦,一到春天,农村的人们对香椿芽特别看重。把它作为一种上等的蔬菜,大部分人家都有香椿树,对它寄予的希望,对现在的年轻人来说简直不敢想象。

它不仅是农家春天最奢侈的菜肴,更指望把它卖几个钱维持生计。在很多人的记忆里,春天每到做饭的时候,从村头到村尾,家家户户的烟囱都冉冉升起缕缕炊烟,随风吹来,那炊烟里漂浮着香椿的味道,混合在乡村清新的空气里,让人倍感亲切和温和,难怪有那么多游子至今对它还魂牵梦萦。

更多内容尽在右方链接http://www.gsnlgs.com/